《慾望之翼》是一部很值得看大銀幕的電影,或者說我是在戲院裡才真的感覺到了什麼。前年才修復於柏林影展重映,去年剛好在金馬影展最後個週末北上辦公事,很匆忙的發現有剩下的票券,是第二排的邊緣。照理應該會是個有點痛苦的觀影位置,白天已經有些耗神,卻反而讓人在夜晚迷茫疲憊之下,一點都不專心、也不夠精神的,甚至恍神時而想起還沒解決的問題。就跟著電影裡的天使跳下了凡間,過生活看看。
最近開始用無線藍芽耳機後,我聯想到了這是一個怎麼樣的狀態。戴上小耳機聽音樂時突然有了這樣的形容。有時候習慣把手機放在包包或是一個地方,但耳朵上的耳機距離不經意太遠了的時候,音樂會斷斷續續一回兒,提醒你距離超過了一些,不穩定的電波沒辦法好好完整給你一個訊息。像斷了一片的思緒一樣,移動下又恢復正常。沒什麼不同。
慾望之翼的原名是“Der Himmel uber Berlin“指的是在柏林上方的天空。在1987年已完成了他對於美國夢追求的公路電影《巴黎 德州》後,文溫德斯回到了他久違的柏林城市,用二位天使的意象去捕捉那個冷戰、柏林圍牆倒塌前傷痕累累的城市。一位天使渴望下凡成為感覺痛苦的實體,另一位天使看似冷眼旁觀實則是要繼續守護這些思凡的朋友們。
天使靜候著翅膀,凝視腳地下的城市。他的任務是靜靜的守候這些人們,他能聽得見他們、在身旁陪伴著他們,卻無法交談或實際動作改變任何事情。天使穿梭在人們於檯燈下讀書的圖書館、匆忙的馬路上,通勤的公車之上,甚至是女孩的房間裡。開場旁白說出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克的詩:
當孩子還是孩子的時候。它並不知道自己是個孩子。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生氣。所有的生命合而為一。
這些對白與文字充滿在了電影裡頭。詩意的鏡頭把所有片刻與雜亂在不同凡人的事情都飄浮過了。都是黑白的,畢竟溫文德斯要讓值得美麗的馬戲團天使女孩裸身抒情性之際才轉換成彩色的,特別顯得慾望的可貴與矛盾。當世界過得越來越快速,不會每一件事情都有足夠的重量讓你記得時候,那就像這樣不穩定的斷片。
一個男子在高樓上坐著。字幕上出現”Here I go“完全聽不懂的德語的我根本沒搞清楚那喃喃自語的模糊,原來這個男子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他沒得來得及告訴誰,只有依偎在一旁,什麼都做不了的天使聽見了。天使難過得痛哭,為什麼?你根本不認識他,也不知道所有源自於傷痕或是瘋狂之間的詳細事情,為什麼哭了。
我記得這顆鏡頭,在散場脖子仰望的疲憊之後。覺得很構圖很乾淨卻簡單,但所有事情都給了。我們凝視著某一些不可回溯的歷史,或是根本無關於自己的疲憊,但就是跟天使一樣無助虛無渺茫。沈默無形的力量可以給你一種雙重的可能,像孩子一樣輕易的發怒、不顧形象地大哭與玩笑;或是內斂的當個成熟的大人,適應腳底的人間。我想像著,如果真的有像人形的天使,時而漫步在守護的凝視之中。若無其事的為了你情感的分擔。
像是戴上了隔音耳機,在一個臨界點的時候,那些電波變得很不穩定與努力維繫連結的感覺,想沈醉在自己選擇的某一個聲音時候,時而又要聽聽各種不同煩躁的雜語。即便戴上過濾口罩,對抗不存在的病毒好了,也絕對不可能就這樣保證安全無疑,原來早已充斥在之間的問題。原來那是那一個週末,我坐在了一棟高聳的公寓底下想著某些事情,等候。我是個凡人在最底下,所經歷了一些喚起記憶的觸動,城市變成了黑白的。我進了戲院,溫文德斯反而把那些黑白變成了一些特別的彩色,把憂傷留給了這個一閃而過的鏡頭,其他都像是吉光片羽,在發散給腦海的公路之上。
留言列表